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品课程 > 正文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群立项申报表

【来源:Betway必威 | 发布日期:2012-10-16 】

附件2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群立项申报表

课 程 名 称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

所 属 系(部) 建筑工程系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 学科名称 土木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岩土工程

课 程 负 责 人 李相然

申 报 日 期 2011年6月14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教务部制

二○一一年五月

填写要求

  1.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李相然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8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教授,硕士导师

电 话

6915098

学 位

博士

职 务

副院长

传 真

6915098

所在系(部)

建筑工程系

E-mail

Lixryt@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100号

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地下建筑与工程》 专业课 2学时 3届 134

《工程地质学》 专业基础课 2学时 3届 495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专业课 3学时 2届 244

《工程经济学》 专业课 2学时 5届 1084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毕业论文 5届 25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应用型教育教学体系,烟台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4.6-2006.12,项目负责人

[2]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编号:2008gz080),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2008-2009,课题负责人

[3]文经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09jya001),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09.9-2011.9

[4]独立学院“一体两翼”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课题编号:2009611),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010-2012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与信息反馈机制的构筑,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思路探索——茁壮成长的独立学院(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编),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342-347

[2]独立学院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建设初探,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08,20(07):4-6。

[3]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4):20-21

[4]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构建与实践,高校教育研究,2009,(14):59 -60

[5]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2):81-84

[6]“三位一体”低碳校园的创建与实践,环境教育,2010,(9),总第123期:63-64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工程地质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2008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9年3月

[2]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教育厅,2009年8月27日

[3]独立学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09年5月

[4]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厅,2009.11.20,山东省教育厅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与空间数据库建设”(东发改地区[2006]303号),东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7-2008,课题组副组长。

[2]典型矿区突水成灾机理与防治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复杂富水矿床开采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编号2006bab02a01)专题之一,2008.1-2008.12,课题负责人

[3]1:100万大连幅胶东半岛陆域地质综合研究(课题编号:GZH200800501-01),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专项项目一级课题,2008.4-2009.12

[4]基于海水入侵的河口海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901076),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2009.11-2012.11。

[5]1:100万大连幅辽东半岛地质综合研究与环境地质图编制(课题编号:GZH200800501-10),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专项项目一级课题,2010.7-2011.5

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1]李相然,贺可强,姚志祥,郭金桥编著,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与防治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2]李相然,贺可强编著,高压喷射注浆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

[3]卢耀如,贺可强,李相然,杜汝霖等著,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年8月

[4]贺可强,侯新文,尹明泉,李相然等著,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其空间数据库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分析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5]He Keqiang, Li Xiangran, Yan Xueqing, Guo Dong, The landslid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China and the effects of water storage and rain on their stability, Environmental Ge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2008, 55(1):55-63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滑坡和地面塌陷成灾机理与非线性预测理论的研究,青岛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贰等奖(证书号:z2007-2-2-5),第伍位,2008.7

[2]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六位(6/36),证书编号:jb2009-3-133-6,山东省人民政府,2010年01月18日。

[3]资源开发引起的突水-塌陷型地质灾害动力学评价方法与综合防治技术”获“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冶金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位。证书编号:YKJ201024-壹-03。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冶金矿山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2010年10月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1)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高丽

性别

出生年月

1978.10

最终学历

研究室

职 称

助教

电 话

13606450840

学 位

硕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所在系(部)

建筑工程系

E-mail

Gaolihaoma2009@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烟台市港城东大街100号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研究方向

岩土方向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专业课 3学时/周 2届 202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课 3学时/周 3届 349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2届,246人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2届,246人

生产实习,2届,46人

生产实习,2届,82人

毕业设计,2届,46人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物活动导致黄河口沉降物固结非均匀话研究” (40472137),主要负责“生物扰动对黄河口沉积物侵蚀性的影响”研究,3年, 室内试验;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黄河口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在河海划界中的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陈友媛 高丽 2008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2)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侯兴民

性别

出生年月

1970.01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13854509133

学 位

工学博士

职 务

教师 硕士导师

传 真

05356902606

所在系(部)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E-mail

houxm@yt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264005

研究方向

土—结构动力互相作用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

土力学基础工程 专业课 4 3 293人(本科91人,文专土202人)

工程地质 专业课 4 3 351人(本科191人,专升本160人)

岩土工程测试理论与技术 专业课 2 3 7人(研究生)

工程波动理论 专业课 2 3 11人(研究生)

结构试验与数据处理 专业课2 3 11人(研究生)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实践性教学名称 学生总人数

工程地质实习 234人

土木认识实习 39人

生产实习 150人

毕业设计 23人

建筑结构试验 专业课 2 5 135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有:

2007.8-2009.8,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排名4/6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1.课题名称:基础动力响应数值计算及测试(51074214)

来源:Betway必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年限:2011.1—2011.12 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2.课题名称:基础动力阻抗矩阵的波动数值模拟(Y2008F56)

来源:Betway必威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 年限:2008.8-2011.8 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3.课题名称:动力机器基础设计集中参数模型的研究(207062)

来源:Betway必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年限:2006.6-2009.7

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4.课题名称: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集中参数模型(bs08003)

来源:Betway必威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 年限:2006.8-2009.8

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5.课题名称:超低频标定台基础动力测试及数据分析(2007B01)

来源:Betway必威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年限:2008.1-2009.12 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Hou Xingmin, Qu Shuying, Shi Xiangdong.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shear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07, 6(2): 205-212 (SCI, EI)

2. 侯兴民,杨学山,廖振鹏. 基于互相关函数的单孔法波速测试优化算法. 岩土力学,2006,27(7): 1161-1165 (EI)

3. Hou Xingmin, Yang Xueshan, Huang Qiao. Using i nclinometers to measure bridge deflection.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ASCE. 2005, 10(5):564-569 (EI)

4侯兴民,孔令召,陈建立. 地基阻尼比测试的一种计算方法. 岩土力学, 2010, 39(9): 2995-2999 (EI)

5田启强, 侯兴民(通讯作者), 王自法. 基于块体基础自由振动计算地基阻尼比的新方法.岩土力学, 2011, 31(1):211-216(EI)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1山东省教育厅(厅级)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土木工程中的数值模拟技术及实验方法研究,2/5,2009年1月

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部级)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桥梁性能检测系统研究,2/7,2006年8月23日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3)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侯哲生

性别

出生年月

1974.07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3793540660

学 位

工学博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所在系(部)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264005

研究方向

土—结构动力互相作用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4)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翟阳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10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电 话

13853569009

学 位

博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所在系(部)

海洋学院

E-mail

yzai@yt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烟台大学,264005

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地基处理 专业课 2学时/周 2届 213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5)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杨秀娟

性别

出生年月

1981.10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讲师

电 话

15063854560

学 位

博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所在系(部)

建筑工程系

E-mail

ylinyu@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100号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专业课 3学时/周 1届 86

钢筋混凝土 专业课 3.5学时/周 2届 265

钢结构 专业课 3学时/周 2届 244

城市环境保护 公选课 2学时/周 1届 320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生产实习,2届,43人

生产实习,2届,58人

毕业设计,2届,43人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风暴过程中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通量原位监测技术2008AA09Z109”,4年,主要负责室内土工试验;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河口沉积物固结后再悬浮及输运过程研究” (40876042),主要负责“沉积物固结过程”研究,4年,室内试验;

3. 中石化集团公司重点攻关项目“埕岛海域海管剩余寿命评价及海缆检测技术研究-海底管线安全防护对策研究 JP05007”,3年,完成资料整理及现场试验检测并室内土工试验;

4. 烟台市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与优化配置研究,烟台大学,李相然,2009

5. 低碳经济研究,烟台大学文经学院,2010,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1.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soils’ Pre-consolidation Stres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YANG Xiu-juan, JIA Yong-gang, LIU Hong-jun, SHAN Hong-xi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核心),2009,8(3):215-221

2.水动力作用对黄河口沉积物强度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杨秀娟,贾永刚,单红仙,吴琼,刘辉,杨忠年,岩土工程学报(EI),2010,32(4):630-637

3.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工程地质特性分析,杨秀娟,贾永刚,吕杰,人民黄河(核心),2010,32(12):210-202+204

4.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marine hydrodynamics’ action on the consolidation process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Xiu-Juan Yang, Yong-Gang Jia, Li Xiang-ran, Hong-Xian Sha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SCI),2011,25(1):149-157

5.The Effect of Hydrodynamic Action on Sediment Consolidation process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Xiu-Juan Yang, Yong-Gang Jia, Hong-Xian Shan, Wei Hou,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SCI),2011,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1

人员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李相然

1963.8

教授

岩土工程

课程负责人

主讲教师

高丽

1978.10

助教

岩土工程

主讲教师

实习教学

侯兴民

1970. 1

教授

结构

主讲教师

实习教学

侯哲生

1974.7

副教授

结构

主讲教师

实习教学

翟阳

1963.10

高级工程师

岩土工程

主讲教师

实习教学

杨秀娟

1981.10

讲师

岩土工程

主教教师

时向东

1967.11

高级工程师

岩土工程

实验教学

吕永高

1966

高级工程师

岩土工程

实验教学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包括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与工程等课程,该课程群教学团队隶属于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建筑工程系,主要以建筑系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的教师为教学师资的主要力量,同时充分考虑课程群中各门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建设的需要,整合院内和院外的师资资源(如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海洋学院),以满足课程群建设的需要。

目前,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已形成了学缘构成丰富、学科专业交叉、知识结构综合、年龄结构合理的和完善的教学团队,其中包括6位课程教师,对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年龄结构分布

年龄段人数比例46~60岁36~45岁35岁以下24225%50%25%

教师职称结构分布

职称人数比例教授副教授工程师讲师213225%12.5%37.5%25%

学缘结构分布

学院人数比例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烟台大学3537.5%62.5%学位情况

学位人数比例博士硕士5362.5%37.5%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教学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以中年教师作为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骨干力量,注重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力量,为学科建设服务。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近五年来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教学团队在李相然教授的带动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开展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研究了系列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立了土力学、基础工程学、地基处理、地下工程等让学生掌握岩土工程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课程体系。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统一安排,突出重点,删除重复,使之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本课程的精华部分。

研究了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年来,我们在这些系列课程的教学中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应用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穿插使用举例与比喻、演示与图示、启发与引导等方法和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先后开发研制了《土力学》、《城市地下工程》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已在教学中使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我们增加了工程地质实习,开展真题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让学生整理本课程相关论文,培养大学生查阅资料能力;我们开发了水泥土力学性质实验、污染土物理力学性质实验等土力学新的实验,融能力培养于教学中。

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我们总结了许多育人短语,利用课前3分种进行教书育人。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育。

系列课程的考试方法与手段研究。购置了试题库,自编了习题集,为教考分离奠定基础。

2.土力学、基础工程、地下建筑与工程等课程的教材建设研究

2003年开始,我们学院建筑工程系设立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并且于2009年自编了适应独立学院特色教材《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近期又出版了《城市岩土地基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地质学》两部教学参考书。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加深对土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快速掌握土力学内容,我们编写了《土力学》学习指导书——《土力学应试指导》。

由于学生对岩土工程学习的热情高涨,我们还开设了《地基处理》和《地下建筑与工程》选修课,并编写出版了相应的教材——《城市地下工程实用技术》。

3.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教学体系

在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教学中,教学团队成员首先加强了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完整的教学体系。注重掌应用实践加理论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处理冲突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理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本课题组摆脱单纯理论教学模式,以实践结合理论,重点强调该学课群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实践促教学,形成岩土工程教学的鲜明特色,

4.建立了一支团结合作的项目管理教学团队

为加强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的建设,按照《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与工程》等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组成了专业结构完善、年龄结构合理的项目管理教学团队,提出了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明确了每个教师的主攻方向。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分工明确、凝聚力强、教学、科研气氛浓厚的教学团队。

本课程组师资组成合理,负责人李相然老师是国内相关专业的权威。年龄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相结合,成果特色鲜明,大多由从教多年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土力学这个学科方面形成特较强的特色和丰富的成果。

5.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加强了教学方法的研究。采取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和辩论论学习法等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师、学生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6.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教改项目进行期间,我们对教改效果开展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收获很大,对学生能力培养有较大意义,学习兴趣较高,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课题研究期间,工程管理专业考取的研究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国内知名大学的岩土工程专业录取。

在申请优质课程群过程中,我们出版教学参考书一部、学习指导书一部,教材一部,还计划发表教改论文二篇。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青年教师是学科建设的希望,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课程建设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与新举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具体的措施是:

1. 确定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工作是做好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工作。本课程组根据学科特点和青年教师教学的现状,针对每个青年教师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包括:

青年教学理论学习发展计划

青年教师业务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计划

青年教师出国和国内进修培养和学术交流计划

青年教师教学研究计划

青年教师学术研究计划

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每位青年教师都专门指定一名有经验的主讲教师进行指导,确定青年教师的发展方向和业务重点,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学术交流。

3.组织有效的教学科研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

建立定期教学观摩活动制度,请有经验的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范例。实行青年教师教学试讲活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竞赛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积极申报教学研究科研项目,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

4.鼓励和资助青年定期到国外和国内知名大学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和国内知名大学进行访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安排教师参加国家和各高校的教学研究会议和教学观摩活动,兼收并蓄,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5.要求青年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青年教师能够参加老教师的科研课题,有能力的教师独立申报国家及其它各层次的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撰写学术研究论文。通过大量的科研活动,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6.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研活动

对于刚上岗的青年教师应安排做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需求,以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对科研活动的需求,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对青年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几年的努力,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涵盖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基础工程红叶地下工程的综合学科,在20世纪发展并不断成熟起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2003年建校初始,就把《土力学》、《基础工程》这两门学科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依托烟台大学本部优秀的教学硬件和有经验的教师资源,虽然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但是起点较高。这一时期,《土力学》、《基础工程》学科的建设完全依据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相关学科建设的理论和经验,保持稳定持续发展。

到了2005年,由于学科建设的要求以及学生对岩土工程学的学习热情高涨,学院又开设了《地基处理》、《地下建筑与工程》这两门选修课,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岩土工程学课群,从此岩土工程系列学科建设重点放在建设符合文经学院实际情况的特色学科上。依据我们自己办学特色、学生情况、专业特点结合烟台大学丰富的相关经验,进入到学院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经验性探索阶段,并有计划引进青年教师,通过老教师带领,通过实际生产实践,来提高整体教师团队的水平,收到良好效果。这一时期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形成了科学的应用行教学体系,为了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我系教师不断进行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提出建设发展文经特色学科,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注重知识的工程应用,并及时将学科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同时要求教师承担大量的科研和生产项目,以科研促生产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目前,《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与工程》这四门课程充分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已形成了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在岩土力学系列课群程学体系的建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方法,推动了该课程群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本课程群的目标是使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和地下建筑与工程基本理路知识和相关的技术方法,了解国内国际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应用岩土工程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分析和处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课程定位: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分支,在现代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或工程建设以及青年人才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学生学习重点。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和地下建筑与工程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掌握土力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知识模块顺序及内容

土力学

第一章:绪论。本篇作为全书的绪论部分,共四节内容,即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地基工程事故类别及特征,本学科发展概况,本学科的特点、内容与学习要求。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是学习土力学原理基本知识。本章有五节内容,分为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无粘性土物理状态指标、粘性土物理状态指标和物理特征、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第三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本章共包括四节内容,即土的渗透定律、渗透系数及其确定方法、土的二维渗流及流网、渗透力与渗透变形。

第四章:土中应力分布和计算。本章共包括四节内容,即概述、地基中的自重应力、基地压力的计算、地集中的附加应力。

第五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本章共包括四节内容,即入得压缩性及其指标、地基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第六章:土的抗剪强度。本章共包括四节内容,即概述、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条件、测定土抗剪强度指标的试验、影响土抗剪强度的因素。

第七章:土压力与挡土墙设计。本章共包括六节内容,即土压力概述、静止土压力计算、朗肯土压力理论、库伦土压力理论、几种常见情况的土压力、挡土墙设计。

第八章:土坡稳定分析。本章共包括三节内容,即概述、无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粘性土坡稳定分析。

第九章:地基承载力。本章共包括四节内容,即地基的破坏模式、浅基础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地基允许承载力和地基极限承载力特增值。

基础工程

第一章:浅基础。本章共包括八节内容,即概述、浅基础类型、基础埋置深度选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地基的变形演算、浅基础设计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第二章:桩基础设计及其他深基础。本章共包括七节内容,即概述、桩的类型、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群桩承载力的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桩基础设计。

第三章:特殊土地基与地震区地基基础问题。本章共包括五节内容,即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红粘土地基、地震区的地基基础问题。

第四章:地基处理。本章共包括五节内容,即概述、置换法、深层密实法、排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

地基处理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复合地基。本章共包括十二节,内容为理论概要、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土桩、灰土桩挤密法,沉管挤密砂石桩法,振冲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灌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水泥土搅拌法,石灰桩法。

第三章: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技术。本章共包括五节即冻结法,锚固法,土的加筋法,

第四章:特殊土地基处理。本章共包括三节即概论、托换技术和纠倾技术。

地下建筑与工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城市地下工程的类型与建设特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地下交通建筑、城市地下居住建筑、城市地下市政管线工程、城市地下贮库建筑。

第三章: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本章内容主要有: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概述、地下工程的几种特殊开挖施工技术、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技术、城市地下工程的信息化施工。

第四章: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效应及防治技术。本章主要讲述城市地下工程假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的主要形式、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机理分析及城市地下工程地质环境效应系防治技术。

第五章:城市地下工程内部环境特点及环境设计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地下工程内部环境概述、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内部环境的主要区别、城市地下工程内部环境改善途径。

第六章:地下工程内部灾害特点及防灾技术。这一章主要介绍城市地下工程综合防灾的类型及防灾特点、城市地下工程内部灾害的成因和防灾特点与原因分析以及城市地下工程火灾特点与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第七章:城市地下工程防水、防潮与除湿技术。本章主要介绍谁对地下工程的影响、影响地下工程防水质量的因素、地下工程防水措施与基本要求、地下工程防水技术与方法。

第八章: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经济与管理问题分析。主要包括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经济问题分析、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

各知识模块学时分配

土力学

序号知识模块内容学时1第一章:绪论12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33第三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24第四章:土中应力分布和计算45第五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56第六章:土的抗剪强度 57第七章:土压力与挡土墙设计58第八章:土坡稳定分析49第九章:地基承载力3

基础工程

序号知识模块内容学时1第一章:浅基础52第二章:桩基础设计及其他深基础53第三章:特殊土地基与地震区地基基础问题34第四章:地基处理3

地基处理

序号知识模块内容学时1第一章:总论52第二章:复合地基123第三章: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技术94第四章:特殊土地基处理6

地下建筑与工程

序号知识模块内容学时1第一章:绪论22第二章:城市地下工程的类型与建设特点63第三章: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44第四章: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效应及防治技术25第五章:城市地下工程内部环境特点及环境设计技术26第六章:地下工程内部灾害特点及防灾技术27第七章:城市地下工程防水、防潮与除湿技术28第八章: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经济与管理问题分析2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

土力学的知识体系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应力分布

土的压缩性及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条件

郎肯土压力理论与昆仑土压力理论

浅基础与深基础的类型及基础的设计

特殊土地基

复合地基的处理技术

特殊土地基处理

2.课程难点:

土的二维渗流及流网

粘性土土坡稳定性分析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特征值

深基础的设计

3.解决办法:

为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土力学的知识体系,提高土力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和水平,需要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

(1)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带着疑问上课堂,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解决。课堂上多讲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置答疑课,课后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教学过程中给与解答。,

(3)利用学院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跟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

(4)利用学院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要求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聘请专家及有经验的工程师举办各种讲座,介绍土力学相关专业的实际应用和及时地了该方向的学术前沿,更好地掌握土力学基本理论知识。。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土力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土力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为加强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校内实践(试验):重点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并且通过熟练动手,提高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定期安排学生利用有效的网络工具和手段,查阅各种项目土力学资料,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办学生学术研讨会,组织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提高学生学术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对于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习非常重要。

校外实践:建立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到工地现场去进行实习,更深入的了解所学专业,并能通过实习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实现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寒暑假时间长,时间比较集中。学生在休息放松的同时,应安排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了解社会、思考社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操,对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学习和掌握土力学在我国发展现状,对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学习和掌握现土力学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操作基本土工室内试验,土力学课程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和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而土力学实验是土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起着巩固课堂理论,增强对土的各种工程性质的理解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培养实验技能的重要实践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土的各种工程性质,初步掌握测定土的基本物理和力学性指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掌握验证土力学理论的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了解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设计方法,实验程序编制,实验项目选取;了解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报告编制和整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习惯和工作作风,达到土力学教学目标。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土的密度实验 要求学生会切取试样,会使用电子天平称取重量,最后计算出土的密度。1 土的含水量实验 要求学生会切取试样,会使用电子天平称取重量,会使用烘箱,最后计算出土的含水率。土的界限含水量实验 要求学生测定该土的液限和塑限。根据实验结果获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由此确定土名和天然土体的稠度状态。土的固结压缩实验 固结试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曲线(e- p)。1土的直接剪切实验 本实验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进行快剪法试验。用快剪法在直接剪切仪中测定,跟据库仑定律确定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φ和C的数值。1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土力学》课程试验指定专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由教师做出试验计划法案,提出试验目的和试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发给学生,有学生采用小组团队形式组织试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进行知识探讨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的操作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试验课程在烟台大学实验室内进行,专业教师在实验室内进行指导。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1.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以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验报告质量进行成绩的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2.学生课程设计的成绩首先教师根据各设计小组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进行小组成绩的评定。小组内学生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小组内成员进行自评。教师综合考虑小组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和学生自评的成绩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3.学生的实习成绩将按照学生的出勤情况、现场表现情况和实习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

教材建设是《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群建设的基础。针对于《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群学科的特点,在《土力学》《地基基础》教学中,我们采取主教材、辅助教材与参考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并借助于因特网和电子图书库的巨大资源优势,形成配套的教材建设模式,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同时又能够最大程度地参考和借鉴最新、最为广泛的信息资源。

其中主教材有: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李相然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土力学地基基础》,陈希哲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张力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土力学》,卢廷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地基基础》,高忠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地基处理》,叶观宝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地基处理》,张季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辅助教材:

电子图书:《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群网站建立起来以后,我们将进一步增加电子图书的数量,并建立了一个电子版教材更新、修订与补充的平台,使电子版教材每年得以更新和增加为学生的自主和主动学习提供充足的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辅助资料:包括特色模块教材、学术研究论文、项目管理经验、教学案例、实验指导书、自我测试题和练习题,供学生个性化选择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直接选用,可以定期滚动补新。

参考资料:借用学院网上书库和期刊库以及电子参考资料目录,根据课程进度和内容要求随时更新或改变链接。

介绍项目管理的相关网站,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站直接查阅项目管理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资料,把握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通过配套实验教材建设并不断地进行修订和补充,形成了今天包括实验指导书、案例集、相关网络资源链接在内的配套辅助教材体系。

通过这些配套实验教材的使用,丰富了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土力学》《基础工程》课程群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我们培养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路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规范性,了解了社会的需求,使得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勇于探索真理,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以实验教材为依托,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思想。

实践性教学环境

由于岩土工程系列学科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院加强对实验教学投入,并依托烟台大学土木学院一级实验室,来进行试验课的教学。

目前,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组已利用现有的微机设备,并申请购置一批相关软件进行实验室模拟,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还和一些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网络教学环境

近年来,学院加强学院网站建设,学院建立了学院网站中心,配备专人负责学院的网站建设工作,从而保证网站的良好运行,为我们建立优质课程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组正在筹备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网页内容要求实现内容全面、页面精致、形象生动、交流互动、超强链接、操作方便、动态柔性、实时更新等强大的功能,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系统全面、细致精美、使用方便的高水平的教学网络环境。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全程实现录像、音频、文字的多媒体网上教学。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和实践,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形成独具特色的由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教学手段,注重研究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法、实验法、问题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课程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现实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感知能力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要来源于社会实践,最好是来自于老师亲自经历或做过的课题。要具有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一个完整的案例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案例的背景、情境描述、问题讲座与思考、诠释与研究。这种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为教学相长,鼓励和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促进,精神和知识在建构中共同发展,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灵活地掌握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启迪。

2.问题教学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导向,教师多设问,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良性互动。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按花名册随机点名提问,可以使学生保持精力集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大胆进行思维,不满足于现有的“权威结论”。管理本身就是一门来精确的科学,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就会养成惰性,学生一旦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就会变成大规模生产的“标准件”,不会自己动脑思考,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3.研究学习法。著名教育家刘道玉教授指出,过去我们一直按照“三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进行教学,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从而窒息了他们的创造性。他在《关于大学实施创造教育模式构建》一文中设计了“SSR”(Study independently,Seminar,Research)的创造教学模式,SSR分别代表了自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建议以“传授方法──学会创造”的新模式代替“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旧模式,着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将自己与本课程有关的科研成果给学生讲授,鼓励学生结合课程所学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写小论文,可以是命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选题目。教师对学生所写的论文进行修改,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好的论文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

1.以“PPT”课件取代板书,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以PowerPoint软件为技术支持的“PPT”课件,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粉笔板书形式,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配合声、像、图等输出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纯由教师语言讲解的局限性;并且课件由教师事先准备好,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2.有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向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形态、多种类的学习资源,而且引导学生学会“search”,获取需要的资源,加以整合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教学文件、学习指导、习题自测等,可使学生更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把握学习要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通过“电子收发箱”、“E-meal”、课程网页、教师个人主页等以电子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各种路径与学生进行课堂外的教学互动,使教学活动更具交互性,突破课堂教学时空局限。网络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互动,利用网络的同步信息服务(各种链接、专题论坛等)和异步信息服务(设置“教师邮箱”、学生“学习园地”等),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相互交流。组织学生围绕当前项目管理的热点和难点总问题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5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学院督导组通过对教学的调研,指出: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是工程项目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小组已经汇集了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与工程课程的精髓,把握住了岩土工程相关专业研究的最新动向,以独特的视角引导着学生向着更深层次去掌握岩土工程相关的理论,让学生们耳目一新,使学习真正变为了一种享受,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同时,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与工程课程的教授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了一个互动的平台,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李相然教授为代表的教学团队多年来在在教学领域内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以扎实的学风、不懈的努力、丰硕的成果推动了土力学相关课程的发展,以一种崭新而又先进的视角剖析问题,并从中找出创新点,让学生们去思考,去探索。

岩土工程课程群在实践中的应用势在必行,课题小组注重在课堂上插入了相关案例和评析,知识点充足翔实,案例切合讲述内容,深入浅出,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学生对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与工程课程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岩土工程课程群教学设计明确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同时体现了教师的作用。课程教学内容新颖,知识结构合理,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体现了创新精神,教学内容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应用型高等人才的要求,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全面而系统,能够加强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到利用多种媒体开展网络教学。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

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特色之一:

岩土工程课程群注重与国内接轨,采用国内相关,加强与校内外的学术交流,吸收和运用先进的的最新研究成果,站在土力学理论研究的前沿。

特色之二:

加强复合型、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中应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色之三: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提高生产力。

5-2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岩土工程课程群小组注重加强与国内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在共同推动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李相然教授作为烟台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中国国家组成员,带领课程小组,致力于《土力学》相关课程的讲授与研究:研究了岩土工程专业方向系列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统一安排,突出重点,删除重复,使之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本课程的精华部分;提出这些系列课程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作了工程地质知识光盘,开发研制了《土力学》、《城市地下工程》等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起重要作用;对系列课程教学中工程意识和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对贯彻高校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并获得文经学院乃至烟台大学的的一致认可,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在岩土工程相关领域的地位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鉴于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目前课程在角色互动设计、实践环节设计方面还存在差距。

2.国内的学术交流还不够,科研方面也有欠缺。

3.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教学的特色还是不够突出,与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应在课程建设方面体现出该课程群的特色。

6.课程建设规划

6-1-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建设目标

岩土工程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使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课程群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并了解国际国内前沿知识,把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产过程,更好的为土木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建设步骤

1.对前期岩土工程课程群建设进行总结,进一步了解其它学校和院系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研究和提出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群建设新的目标和工作计划。

2.继续优化教学队伍,加强教学规律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完善教学文件的制定,规范教学行为,完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针对项目管理教学的需要,争取出一套高水平的项目管理教学系列教材。

5.建设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丰富网上教学的资源,为优质课程群申请提供有效的保障。

6.继续加强科研结合,注重实践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土力学在学院发展史 2012.11

2. 《土力学》《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的进一步完善并上网2012.12

3.国内外相关动态重大讯息 2012.124.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土力学 2013. 4

基础工程 2013. 4

地基处理 2013. 4

地下建筑与工程 3013. 4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 说明栏

系(部)审核推荐意见(含对该课程教学情况的评价):

系(部)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